1至4月份,山能重裝認真落實“4+2”改革攻堅任務,以改革激活力,向創新要動力,集中力量推進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,著力提高改革“含金量”,激活發展“動力源”,各項工作破題上路、蹄疾步穩。
“快”行動 止住“出血點”
走進山能重裝再制造公司,諾大的廠房里,一片繁忙景象,工人們精神飽滿?!澳壳?,他們正在加快基礎能力建設,力爭2024年全面釋放再制造產能,職工獲得感明顯提升?!?/p>
在山能重裝改革攻堅辦公室,改革專班人員正在與行業一流律師、會計師、稅務專家討論研究優化改革實施方案。山能重裝黨委副書記、執行董事劉玉果表示,“只有改革才有出路,不改革只有死路,要自我加壓,加快速度,不能讓企業再繼續失血?!?/p>
山能重裝深知,改革慢一步就意味著虧損多一點,他們與時間賽跑,向困難宣戰,改革攻堅扭虧脫困動員會后,立即成立6個工作專班,聚焦 “4+2”改革攻堅任務,迅速行動,形成48戶企業一企一策改革方案。一季度,山能重裝果斷清理整合11家虧損低效無效企業,退出單體、不銹鋼等10類市場容量小、競爭力不強的產品,收縮傳統低端業務,聚指成拳,把精力向主導產業、優勢產品、核心產能聚焦,有所為有所不為,推進產業區域整合和產品結構調整,全面清理非主業,心無旁騖攻主業,著力扭虧增盈,增強企業競爭力。
“山東能源黨委對山能重裝的改革發展寄予厚望,為改革攻堅搭平臺、出政策、開綠燈,在內部協同、消化歷史遺留問題、政策制定等方面給予全方位支持,力度之大前所未有。劉玉果表示,我們一定珍惜這次機會,克服疫情反復、改革經驗不足等不利影響,認真研究各方面政策,主動對接山東能源相關部門,以“斷臂求生”的堅韌毅力,確保改革各項工作落實落地。
“活”機制 砸掉“鐵飯碗”
走進山能重裝泰安煤機公司李冬梅創新工作室,墻壁上懸掛的十幾項專利證書格外亮眼?!白灾餮兄频闹悄芮鍜邫C器人,自動注油器……”一個個創新項目赫然在目。
該事業部黨支部書記崔冰介紹,工作室成立以來已完成創新項目10余項,去年年底,工作室帶頭人李冬梅被泰安煤機公司聘為“主辦工程師”,不僅享受副科級待遇,每月還能拿到1600元的技術補貼。
李冬梅說,“年初工作會報告現在兌現了,我們技術人員享受到了改革發展年成果?!边@一切得益于集團“三項制度”改革。
去年年底,山能重裝打破過去“大鍋飯、鐵飯碗、死工資”,打通管理、技術、技能三個通道,建立了“管理人員能上能下、員工能進能出、收入能增能減”的管理機制,先后編制112個工人崗位、877個管理技術崗位說明書,制定崗效工資制實施方案和運行管理辦法,讓有能力的人有面子、有里子、更有票子,讓不適合的人“下車”,崗位績效考核在山能重裝全面鋪開。
實施三項制度改革以來,他們先后聘任技術人員358人,技能人員432人,經過考核目前已發放津貼313萬元。魯南裝備公司、新汶分公司相繼完成機構改革,關停并轉企業的404名職工轉崗安置?!拔沂菑南鹚芄巨D崗過來的,原單位效益不行,現在換了新的崗位,就想趕緊學業務,盡快出徒上崗?!贝笞骞韭毠ぐ不刍壅f,“現在政策這么好,只要有本事就不愁多拿錢?!?/p>
“這次機關改革,我們聘請了第三方機構全過程組織競聘,機關人員全體起立,挪開椅子,競爭坐下,38名科級人員落選,7人通過競聘獲得崗位晉升?!鄙侥苤匮b新汶分公司負責人劉懷成介紹,山能重裝機構改革“一子落”,帶動了公司“全盤活”,成為撬動改革、激發動能的有力杠桿,機制活了,職工的干勁自然就上來了。
山能重裝新汶分公司趙敏表示,“這次機關競聘,讓我從一般管理人員走到業務主辦崗位,我一定把握這次機會,努力在工作上再上一個新臺階?!备母锕灾?,山能重裝正以刀刃向內,創新機制,讓“人”在企業發展中發揮更大價值?!跋乱徊?,他們還要借著‘兩化融合’的東風,用好改革‘工具包’,完善市場化薪酬分配機制,靈活開展中長期激勵,把職工的潛能充分釋放出來?!?/p>
“提”質量 抓牢“常青藤”
“質量線,生命線;基業長青,品質先行。當前,企業改革攻堅扭虧脫困的關鍵時期,產品質量提升是我們打贏這場硬仗的關鍵?!?/p>
2021年2月,山能重裝全面啟動“質量提升年”活動,提出了“質量是企業的生命,要用生命捍衛質量”的理念,確定了“三年三跨越”質量提升目標,突出管理團隊、制度建設、考核問責“三項重點”,重構質量管理體系,精益求精打造精品?!八麄儓猿忠詥栴}為導向,內外聯動、全域管理、多點發力,構建了以質量預警、停止見證點、停工令等為指導的網格化管理體系,嚴格質量過程控制,確保產品出廠零缺陷、合格率100%、用戶滿意度100%?!蓖瑫r,建立精品工區,推行可視化工藝和標準化制定,實現由脈沖式生產轉向預定節拍的“一字流”生產,消除浪費,精益生產水平持續提升。
“質量是干出來的,而不是檢出來的?!痹谏侥苤匮b看來,人是決定產品質量的最關鍵因素。職工的質量意識高、技術能力強,產品質量自然就有保障。
山能重裝一方面通過開展“質量活動日”“一把手訪談”、質量管理咨詢、專題討論、主題宣講、主題征文、“我為質量提升獻一策”、質量提升合理化建議征集、PDCA管理等特色實踐活動,不斷提高職工質量意識,消除認識誤區,嚴守質量紅線。同時,嚴格質量問題和質量事故分析考核,建立形成了“人、機、料、法、環、測”多層次、多角度質量綜合管控機制,實行全面質量績效考核,促進職工良好行為習慣養成,不惜一切代價提升產品質量,實現“358”質量目標,為盡早實現主要產品卡特彼勒標準生產制造奠定基礎。
立足源頭設計,山能重裝聚智發力,成立技術研發中心,建立“總部研發中心+事業部專業中心+業務單元應用”三級研發應用體系,聚力關鍵核心技術“攻關破題”,穩住質量“基本盤”,握住核心“效益源”,抓牢發展“常青藤”,產品質量穩步提升。
強“引領” 激發“動力源”
山能重裝改革攻堅扭虧脫困運行4個多月,各項改革政策是否落到實處?職工是怎么想的?面對改革職工最關心什么?最期待什么?有哪些問題?對改革出臺的一系列政策是否認可?能否適應?是不是滿意?……帶著這些問題,剛剛上任的山能重裝黨委副書記、工會負責人李景慧,帶領黨群相關部門人員,第一時間下沉一線,逐個單位聽聲音、看現場、查問題、摸實情,全面系統深入了解改革攻堅具體情況、職工思想狀況,傾聽職工心聲,掌握第一手資料,為下一步科學決策、精準施策提供幫助和服務。
李景慧介紹,“我們針對當前改革形勢,設計了職工調查問卷,42個題目內容涵蓋個人情況、改革發展、黨建等多個方面,通過問卷調查統計來了解職工思想動態,傾聽職工心聲?!?/p>
抱著“調研走訪多一次、能力提升加一檔、問題解決深一層”的目標,今年以來,山能重裝以“六比六爭”活動為載體,在集團上下廣泛開展大學習、大討論、大調研活動,干部職工圍繞改革發展中心任務,聚焦“八個方面突出問題”和“六個方面現實困境”,認真組織學習調研,廣泛開展專題討論,打開思想“閘門”,刮起“頭腦風暴”,以思想破冰,引領行動破題,帶動發展突圍。
“他們堅持每周二、周四集中學習討論,同時開辦‘重裝大講堂’,解決職工轉崗業務技能不適應問題,由黨員和業務骨干帶頭,運用PDCA循環解決改革攻堅中的問題,通過1+1+N建立起黨群干群‘連心橋’,確保關鍵環節有黨員帶著,關鍵時刻有黨員撐著,關鍵崗位有黨員領著?!崩罹盎劢榻B。山能重裝改革攻堅扭虧脫困動員大會以來,廣大黨員干部職工團結一致向前看,凝心聚力謀發展,在重大改革任務面前當先鋒,在破解改革難題上打頭陣,在生產經營一線創佳績,干事創業勢頭強勁。
“唯有改革才有出路,不改革只有死路。當前山能重裝改革攻堅進入“深水區”,部分改革難點仍需攻堅發力,改革‘含金量’還需要進一步提高?!眲⒂窆硎?,將在山東能源黨委的堅強領導下,在各部門、二級公司的指導協同幫助下,努力推動改革向縱深發展,堅定不移完成全年各項改革攻堅任務,以優異成績向黨的二十大獻禮。